查看原文
其他

【热评】刘志勤:“中国的发展模式”属于世界共有

全球治理 2021-02-06

全文约2000字,读完约需2分钟。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本文刊于11月30日观察者网。


2018年年初由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起因是美国对中国贸易的巨额逆差。如果就事论事来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快一年过去了,人们发现双方的贸易逆差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出现了更多新的问题。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副总统彭斯到处发表讲话,处处以中国为靶子进行无端指责和攻击。从彭斯的讲话核心内容来看,美国并不是满足于在对华贸易战中击败中国,而是要借贸易逆差问题,解决中国的“发展路线”问题,也就是彭斯一再宣称的中国必须进行“大规模”(massive)改革,特别包括“中国的发展模式”。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国只是拿贸易逆差来说事儿,最终目的是要逼中国改变自己的“发展路线”,而是采用美国推崇的“发展模式”,否则美国决不会放弃对华的强硬政策。



在讨论“中国路线”或“中国模式”的时候,美国人士或许从来没有想到美国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攻击和诋毁,恰恰是打在中国的身上,却会让美国也感到疼痛:因为所谓的“中国发展模式”中有不少的“美国因素”。


由于全球化的深入人心,中国在短短的40年中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获得了飞速发展。在这个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的发展时代,中国用最谦虚的态度和最诚恳的勤奋,向世界各国学习发展经验,博采众长并最终结合自己的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路线和发展模式,为中国的快速增长和腾飞提供了足够的发展动力。中国借鉴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并最终形成最适合中国需要的发展路线。


所以我们说,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纯粹的“中国发展模式”,我们如今所体验到的“中国路线”和“中国模式”具有一定的“世界性”,它不只属于中国,而是属于全世界,属于“全球化体制”。所谓的“中国发展模式”是集中了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发展优势,集中开发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方针政策,形成了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路线”,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中国发展模式”高度概括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发展经验,特别是企业管理、市场推销和金融创新等美国元素,对中国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能够说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国企业愿意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开厂设店,推动企业的发展。除了美国之外,“中国发展模式”中可以清晰看到包括德国在内许多欧洲国家的发展“印记”。欧洲国家重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制造业,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实际影响及其重要。所以,中国的发展模式对欧洲国家来讲并不陌生,有的就是欧洲熟悉的经营环境。这是为什么欧洲国家少有拿中国发展模式做话题的国家。


中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曾经有较长的时间学习了日本的发展经验,并有效的嫁接在中国的发展“母树”上。日本的创新和精密的工作作风,极大的提升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是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中极其珍贵的内容。


中国的发展模式汲取了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特色,并成功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发展模式”。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是几个政客的无端指责就能够推倒的。


当美国政府真的想改变中国的发展模式时,它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美国企业十分熟悉的东西。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以美国为发展榜样,在企业改制,经营市场化等领域,中国曾派出大量干部赴美欧日学习深造,后来的这些归国人员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进行的种种改革都或多或少的带有美国的“影子”。这样的需要同样发生在欧洲,日本和亚洲的新加坡等国家,帮助“培养”了为数可观的中国“干部”,其中很多人身居要职成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中国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每一步进步,都和世界各国的紧密合作分不开的。中国的发展模式既有世界的共性,也有中国自己的特性,这两者都是不可分割开来的“共同体“。所以我们说,当你要反对中国的发展模式时,你可能在反对世界共同的发展观,在反对你自己。


中国发展模式的中国特色就是“实干,苦干,创新,合作”。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证明,只要实干和苦干,就一定能够战胜贫穷落后,一定可以实现各自的小康生活。


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对同为发展中国家而言更加具有可靠和可信度,更有可操作性。


中国在制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时,要特别注意这样一个现实和事实:即中国目前仍然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这个阶段还将较长时期的存在。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能忽视这个真实。我们可能常常出现一种幻觉,觉得我们已经很发达了,已经进入世界强国之林了。在这种幻觉指导下,我们的发展规划就可能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现实,这会导致我们在历史上曾经犯过的失误。我们要真正弄懂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真实内涵,才能避免浪费资金和时间,避免出现发展中的“拔苗助长”现象的发生。“欲速则不达”,是我们要力图回避的失误。


近期召开的G20峰会提供一个极好的交流机会。要让美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发展路线,中国的发展模式,是对美国的发展模式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一个纯粹为,单独的,孤立的发展模式是根本不存在的。世界上有二百来个国家和经济体,有多种发展模式的共同存在,是十分正常与必要的。世界经济市场有如一个百花园,只有允许不同特色的鲜花,才会使花园变的更美。我们不可想象,如果世界上只允许一种花存在,那么这个世界一定是最没有活力,最没有生命价值的地方。


美国要允许包括中国在内的多种发展模式共生共荣,唯有如此,才可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美两国要承担相同重要的责任。


更多阅读:

【重磅·实录】美前副国务卿霍马茨:美国对华担心的不是当下,而是将来

【重磅】何亚非:中美之间没有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

【聚焦】中美视角看下一个50年,中外专家怎么看?

【深度】罗思义:偏袒美国的IMF为何看衰特朗普描绘的美国经济前景?



  关 于 我 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2018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入围由美国宾州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SCP)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2017》的“亚洲大国智库90强”。



欢迎关注“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globalgovernance2017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